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邰夢云)日前,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發布了國內首個虛擬現實領域視覺健康團隊標準。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 VR)已在多個領域應用,使用這些VR產品時對視覺健康有沒有損害?如何鑒別這些產品的視覺健康風險標準?隨著標準的發布,這些問題有了答案。
近日,由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袁進教授牽頭,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山大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等機構,發布了全球首個虛擬現實團體標準《虛擬現實產品視覺健康影響評價方法》,為虛擬現實技術對視覺健康的影響提供了評價及風險等級評估方法。
在視覺質量影響因素當中,虛擬現實的物理光電技術參數與視覺質量有很大的關聯,包括屏幕的分辨率、延遲、屏幕的亮度、刷新率、多焦顯示等。袁進教授介紹,從眼部視覺到視覺中樞光學指標的篩選中形成了使用VR產品的視覺健康評價方法以及風險等級評估,為VR產品在使用時貼上“視覺健康”的標簽,將有助于規范行業的發展。隨著首個團隊標準的發布,大灣區顯示產品視覺健康檢測中心將應用這一標準和規范,對于VR產品的視覺健康建立評估體系,未來,還將開發研究評估模型,企業通過輸入相關的光學等指標參數,便可對VR產品的應用得到低中高視覺健康損傷風險的評估,幫助提升VR產品行業的視覺健康發展。
“我們主要采用眼科視光學以及視覺中樞產生的腦電指標制定首個團隊標準,檢測虛擬現實技術對視覺質量的影響,評估以后如何通過光電技術參數的調整提升使用VR產品的視覺健康。”袁進介紹,首個團隊標準包括了六大部分三大附錄,主要指標如淚膜破裂時間正常值大于10秒,主觀視疲勞正常范圍小于三級等,對VR產品進行評價,“例如用VR眼鏡觀看一部電影,輸入參數前后對比,三十分鐘前和使用三十分鐘后這些視覺指標和腦電指標是否發生了改變,從中判斷視覺健康是否有損害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