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種植牙集采在四川、湖南、北京等地相繼落地。平均降價超50%的種植體疊加競價掛網后的牙冠與調控后的醫療服務費用,讓不少地區種牙迎來“降價潮”。
降價后的種牙體驗如何?哪些口腔種植費用有變化?“新華視點”記者深入多地一線進行采訪。
患者是否用上了降價的種植牙?
記者從國家醫保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份均已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工作,實施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種植體集中帶量采購、牙冠競價掛網綜合治理。
多地政策雖然略有不同,但給患者帶來一致紅利:單顆常規口腔種植牙的整體費用大大降低。
去年11月,云南昆明的楊女士兩顆已經無法修復的牙齒被拔除,醫生建議她用種植牙替代。2023年4月,楊女士成為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首批享受政策優惠的患者。
“種兩顆牙之前要2萬多元,現在種下來不到1.4萬元。”楊女士說,她選擇的種植體和牙冠都屬于集采和競價掛網中選產品,服務價格也享受了惠民政策,最終只花了約此前一半的價格。
在2023年年初開展覆蓋全國范圍的省際聯盟集采后,曾動輒幾千元的種植體系統,平均價格降至900余元,平均降幅55%,其中不乏一些公眾關注的品牌。
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種植科主任謝志剛介紹,新政策執行后,患者負擔費用下降,該醫院接受牙齒種植的患者數量增加明顯,初步統計環比增長117%。
4月20日上午,60多歲的姚女士在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完成了種植體植入手術,這是四川口腔種植體系統集采正式落地后的首臺手術。
“以一顆常規種植牙為例,如果無需植骨或其他手術,費用在7000元以下。”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口腔種植科主任滿毅說,為保障種植牙相關改革政策順利落地,此前醫院已組織各個科室進行相應調整,確保更多患者能及時享受到相應服務。
全過程醫療服務價格如何調控?
有不少公眾擔心,雖然種植體價格整體降下來了,但其他口腔種植服務費用會不會漲上去?
記者了解到,從種植體系統集采、牙冠競價掛網到醫療服務費用調控,再到調整相關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此次口腔種植相關改革采取了綜合多樣的治理手段。
“以前種一顆牙的費用包含常規種植治療費和種植體、植體基臺及牙冠等耗材,動輒上萬元。現在新政策落地后,患者費用基本由兩部分構成,即種植治療費(醫療服務費)+材料費(種植體系統和牙冠),相較之前更為規范。”湖南省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張特介紹。
國家醫保局于2022年9月印發《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提出將三級公立醫院單顆常規種植牙的醫療服務部分價格調控目標定為4500元,對于符合特定條件的地區或醫療機構可適當放寬一定比例。至此,種植牙“貴”的“硬骨頭”被率先拿下。
通過梳理可以發現,多地按照“診察檢查+種植體植入+牙冠置入”的醫療服務價格實施整體調控,包含種植全過程的診察費、檢驗費、影像檢查費、種植體植入費、牙冠置入費、麻醉費、藥品費等總和,以避免實際收費超過調控目標。
根據海南省公立醫療機構口腔種植手術例數、調查登記的平均費用等,海南省三級、二級、一級公立醫療機構單顆口腔種植全流程價格調控目標確定為4100元、3485元、2962元。
此外,多地進一步規范現行口腔種植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如北京市整合規范了15個口腔種植相關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較調整前平均下降72%,減輕了群眾的醫療服務費用負擔。
作為種植牙費用綜合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牙冠競價掛網于2023年3月在四川成都舉行,共107家企業767個產品獲得入圍資格,入圍均價為327元。在此基礎上,國家醫保局指導其他省份實施價格聯動。
如何確保降價服務質量不降?
業內人士表示,種植牙相關報銷政策并未發生明顯變化,此次改革重點在于由醫院自主定價轉變為政府指導價,減輕患者負擔。
多地文件顯示,口腔種植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納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支付范圍,醫保統籌基金不支付。
作為口腔醫療服務的主要提供者,民營醫療機構怎么改?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調控目標的直接作用對象是公立醫療機構,民營醫療機構仍按規定自主定價。不過,改革是希望通過公立醫院發揮價格“錨”的作用,把調控目標的治理效果傳導至民營醫療機構。
記者走訪多地發現,雖然口腔種植改革政策正處于落地階段,但政策傳導力已經發揮作用,一些民營醫療機構開始主動降價。記者在北京西城區一家位于高檔寫字樓里的連鎖口腔醫療機構了解到,種植牙部分產品的價格已降至之前的一半左右。
專家表示,降價只是解決“種植牙之貴堪比買車”這一民生痛點的第一步,后續政策落地、監管等方面仍需發力。
“相關部門將進一步規范臨床行為、監管種植體質量,確保價格降低的同時服務質量不降低。”四川省醫保局醫藥價格與招標采購處處長馬健介紹說。
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教授路云表示,要關注可能出現的種植體質量下降、中選企業不及時供應、醫療機構不按規則完成約定采購量及不按中選價格進行收費等問題。
路云說,相關部門要關注集采后種植手術成功率的變化,重點關注降價幅度較大的耗材質量和手術使用情況,防止降價過多而產生以價值較低產品替代價值較高產品的現象。此外,也要加強中選產品生產、庫存監測,保障中選產品及時穩定供應等。
“新華視點”記者 彭韻佳 董小紅 帥才 林碧鋒 邱冰清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