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報訊(記者劉波)我們常在新聞上看到有人因崴腳、骨折、術后、坐月子等久躺不動,或是長時間旅途久坐,突發猝死的事件。天津市人民醫院血管科副主任醫師宋慶宏提示,久躺久坐很可能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導致急性肺栓塞而造成猝死。
人體血管中的血液,存在血液凝結與血栓分解兩種機制,血液凝結可以阻止血液從傷口漏出,而血栓分解可以避免在血管內形成血栓,造成血管堵塞,通常情況下兩種機制處于平衡狀態。但在下肢外傷、長期制動后,機體會啟動凝血機制,下肢局部存在血液高凝狀態。外傷往往合并靜脈血管的刺激、損傷。此外,下肢制動后肌肉的肌泵功能減弱,靜脈血流緩慢。這些情況恰好與導致靜脈血栓的三大因素靜脈血流緩慢、靜脈血管壁損傷、血液處于高凝狀態相吻合。
全身的血液都要在肺部進行氣體交換。形成的靜脈血栓如果脫落,就會隨著血液流動,通過下腔靜脈進入到右心房,然后由右心室泵入到肺動脈中。如果血栓較大,就會堵塞肺動脈,造成肺栓塞,使血液無法進入肺部進行氣體交換。肺血管被栓塞會直接導致呼吸困難、低氧血癥,肺組織缺血會出現胸痛、咳嗽、咯血等癥狀,肺部血管阻力增加也會增加心臟負荷,導致心臟衰竭。很多急性肺栓塞病例會因為來不及及時救治而迅速死亡。
下肢長期制動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常見因素。比如說外傷、手術、疾病造成下肢活動受限、長期臥床,都有可能造成靜脈血栓的形成。在醫院里,醫護人員會頻繁督促術后恢復的病人多下床活動,他們所擔心的就是血栓問題。還有長途旅行,長時間乘坐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由于受狹窄座位的限制,無法移動雙腳,也有可能誘發靜脈血栓。
因病臥床,不能一味“靜養”,應遵醫囑下床活動、勤翻身。比如崴腳,靜養的主要目的是不讓踝關節承重,但腳趾要定時活動。每隔2至3小時,把腳尖用力勾起后再放松,如此重復做20次,就可以有效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在長時間乘坐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或是久坐時,也要注意預防下肢靜脈。每個小時最好站起來走動幾分鐘。如果不方便走動,可以做上面所說的“勾腳趾”的動作,或是做踮起腳尖、拍打小腿、讓腳掌內外旋轉等動作,也可以促進血液流動,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
此外,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合理運動,避免肥胖,減少形成血栓的危險因素。